春寒乍暖,“警”色依旧。
午过时分,走进石阡县枫香九校,如纱的薄雾给木兰花新生的翠色增添几分朦胧的唯美,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,同学们的笑声像一串串清脆的风铃,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
“丁零零,丁零零……”
3月5日15时,上课铃声突然响起,枫香九校的五、六年级的学生飞奔涌向阶梯教室。
教室外,石阡县公安局“警心护苗”巾帼服务队民警于杰华(石阡县公安局枫香派出所教导员)再次检查警服上“藏蓝+银白”的“木兰花徽章”,遂抱着一摞女童保护手册推开教室门,学生们亮晶晶的眼睛齐刷刷转过来。
“同学们,下午好!”于杰华声音温柔却充满力量。
“警察阿姨的徽章好漂亮,还会发芽开花!”坐在最前排的几名学生充满好奇。
于杰华笑着走下讲台,弯腰走向教室座位过道,走进学生中间,发放女童保护手册,让胸前的“木兰花徽章”迎着灯光流转:“这是专门保护小朋友的‘警花’,若遇到危险……”
“我想当护花使者!”
“我也想!”
……
话音未落,教室后排的几名男生红着脸举起文具盒。
满室童言稚语中,学校朱静老师微笑着打开投影仪。
“今天,警察阿姨是来教大家如何保护自己的……”
于杰华翻开女童保护手册,上面画着几个小朋友在不同场景下的安全行为,大家立刻被吸引,纷纷打开手册,一边仔细阅看,一边认真听讲。
“同学们,有些身体触碰让人感觉到友好,心里很舒服,比如握手;有些身体触碰则让人感到不舒服,比如陌生人的近距离触碰。”
“突如其来的玩笑,感到不适的触碰,极力躲避的目光,令人抗拒的窃窃私语,避而不谈的话题……这些,都是‘伤害’的证据。”
……
(于杰华给小学生们上安全防范课)
于杰华走上讲台,以“防侵害防拐骗,守护少年的你”为主题,采取播放视频、PPT演示、互动问答等方式,从“认识我们的身体”“如何分辨和防范侵害”“遇到侵害时该怎么做”等方面,给同学们进行重点讲解。
“同学们,你们觉得坏人长什么样?”课堂上,于杰华微笑着问道。
“坏人长得凶!”,
“坏人总是戴墨镜!”
……
学生们讨论热烈。
于杰华摇摇头,拿起一张图片向同学们展示:“其实,坏人可能看起来很普通,甚至很和蔼。他们可能是陌生人,也可能是我们熟悉的人。所以,大家不能只看外表,要学会保护自己。”她的话语,引起了学生们的思考。
“如果有人给你糖果,说要带你去玩,你会怎么办?”于杰华再次问道。
“不能去!”五年级学生胡顺利举手大声回答,“警察叔叔和爸爸都说过,不能跟陌生人走!”
“真棒!”于杰华竖起大拇指,“那如果有人说他是你爸爸妈妈的朋友,让你跟他走呢?”
“要打电话问爸爸妈妈!”学生费树园抢着回答,脸上满是自信。
“对,一定要先确认!” 于杰华点点头,接着又用生动的语言和同学们分享了防侵害防拐骗等安全知识。
“找一找‘哪里不能碰’!”
“我说什么,你们就指什么……”
“鼻子,耳朵,下巴,胳膊……”
(于杰华与学生互动开展“我说你指”游戏)
期间,于杰华设置了情景模拟、趣味问答、“我说你指”游戏等环节,以生动的语言、丰富的表情和肢体与同学们互动,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,正确认识、了解自己的身体,懂得如何远离被伤害,引导同学们学会正确保护自己,对任何感到不舒服的触碰说“不”。
“原来,警察阿姨这么温柔!我还以为警察都是抓坏人的。”五年级学生董馨懿兴奋地说。
“警察不仅是抓坏人的,更是保护大家的。”于杰华笑着说:“你们的安全,就是我们最大的责任。”
“于警官的课生动有趣,同学们听得特别认真。”朱老师竖起大拇指,对于杰华赞口不绝。“以前我们学校也讲过安全知识,但效果总是不太好。”她感慨地说:“今天通过于警官的情景模拟课堂,学生们一下子就记住了。”
“公安机关不仅要打击犯罪,更要防患于未然。”于杰华介绍说:“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,关乎孩子成长的事无小事,‘警心护苗’就是人民警察的使命。”
不知不觉,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,学生们还余兴未尽。
“警察阿姨,我长大后也要当警察,像你一样保护大家!”
暮色渐起,木兰花影里,六年级学生刘雨嘉一边拉住于杰华的手,一边往于杰华警服荷包里塞了张皱巴巴的画:“郁郁葱葱的木兰花下,一名女警拉着两名小女孩漫步!”
“好呀,那你一定要好好学习,十年后欢迎和我成为同事,做一名优秀的人民警察!”于杰华与刘雨嘉碰拳来了个“十年约定”。
朱老师摩挲着教案上新添的防拐骗童谣,轻声说:“我们总以为孩子还小,其实他们比想象中更渴望保护自己的力量。”
于杰华知道,今天的课程只是“警心护苗”工作的一个小小缩影,而她们的守护,将一直延续下去。
警徽闪耀,童心绽放;藏蓝守护,从未停歇。(文:文杰)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